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论文博客 > 文章 当前位置: 论文博客 > 文章

以SCI论成败并非能真的提高科研水平

时间:2022-07-15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一年一度的SCI影响因子公布了,又引发不少关于SCI的话题。不少老师议论某某杂志因子升了或降了,对个人利益的得与失又在心里算起了帐,有欢喜,有悲凉。

以SCI作为科研人员考核业绩的标准已经实行多年,利与弊都已充分显露。但以SCI论成败在短期内还不可能根本扭转。究其原因,中国高校,科研单位的人员众多,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提高效率的唯一方式就是制定一种考核机制。SCI尽管有争议,但目前仍是最简便快捷的评价方法。

用SCI评价或激励的作用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确实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SCI论文数量越来越多(由金贵到贬值),SCI奖励标准也随之水涨船高,从有无到影响因子,从分区到CNS,似乎SCI成了考核科研人员业绩的不二法宝。在领导手中成为决定科研人员(包括研究生)命运(提职晋级奖励毕业)的指挥棒,牵牛绳,而且屡试不爽。在这一指挥棒的引导下,一代代科研人员前赴后继,不懈追求。不可否认少数人登上了科研顶峰,但多数人是被裹挟卷入的,被牵着走。因此鱼龙混杂,从形式到内容,从署名到挂名,从抄袭到伪造,SCI的造假文章也越来越多。过去老一辈科学家务实求真的优良传统在现代年轻人面前荡然无存。把SCI当做追逐个人利益的工具而“铤而走险”者也越来越多。

领导们爱用自然有管理上的妙处。第一有利于提升领导者的业绩;其次有利于“调动”属下老师们的积极性,便于管理。领导到年终看一眼本单位SCI论文数和影响因子数就够了,哪还有闲心核实文章的真假呢?领导关注的是谁能给我放一“炮”,比上年是否有所突破,而不愿做“栽树”让后人“乘凉”的事情。当然,一旦文章造假败露,领导会把责任全推给作者,并毫不犹豫行使行政处罚权。

SCI可以有,但唯SCI不可有。以SCI论成败绝非是提升科研水平的法宝。数量上去了,不代表质量提高了。只不过在科研“乐队”里多了几个“滥竽”充数而已。

如何大浪淘沙,筛出真金,才是领导的“慧眼”所在,而不是让“芸芸众生”们在你的摆弄下整天算计着SCI与个人“钱”途。

提职晋级获奖毕业的限时性与文章发表评价的滞后性这对矛盾很难解决。需要决策者的智慧。否则应付造假的成本远低于认真做事的成本。错误的导向会毁掉一代人,这不是危言耸听。

上一篇:褪黑素:调节癌症多药耐药性中的朊病毒蛋白相分离 | MDPI Molecules

下一篇:谈研究生论文答辩

推荐阅读

| QQ:2219005666;QQ: 411507089;|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海鸿大厦;| 电话:18509484016(同微信号); | 投稿邮箱:hflwzx@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9-2055 甘肃论文网(www.gsl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ICP备案号:陇ICP备2020003399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技术支持:甘肃尚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安全联盟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