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9-14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功能对等理论在英语翻译的应用研究 李志娟 (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外语系,山西 阳泉 045000) 摘要:在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建设发展,我国的国际地位及综合实力不断提高,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及文化交流更加密切,进一步加速了我国的经济、文化及政治交流,稳定了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地位。经济的建设发展对于人才的能力及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基于功能对等理念的指引,将促进英语翻译工作的有效开展,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发展事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英语翻译;应用研究 引言 互联网时代经济背景之下,经济全球化的格局形成,我国的国际综合影响力不断提升,英语翻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翻译作为英语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英语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之下,学生的思维方式较为固化,在英语翻译活动之中,学生的英语翻译模式较为固化,翻译的内容较为生硬及刻板,翻译能力有待提升。以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引,结合至英语翻译教学活动中,以及英语翻译实践活动中,将有助于翻译者不断增强翻译的能力与质量,促进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发展。 一、功能对等理论的基本内涵 (一)内涵概述 功能对等理论的提出,主要针对源语与目的转换之间,提出一个具体化的标准,继而减少二者之间的差异性。功能对等理念的提出,为尤金·A·奈达基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并基于翻译学的本质进行研究,从而提出了“翻译理论”,继而功能对等理论。在功能对等理论之中翻译的使用较为恰当及自然,并在语义、风格及问题等层面进行对等,从而体现出语义到问题之间的源语信息。奈达针对翻译定义的明确指出,翻译活动不仅是词汇层面的对等,其中还包含语义、风格及文体层面的对等,其中包含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并且还包含深层的文化信息。因此,在英语翻译过程中,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引,可是现在目的语之中呈现出源语的文化内涵。 (二)基本步骤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引,英语翻译研究活动可有效的消除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但在翻译过程中,将会具体遵循以下三个主要步骤,即符合源语语义、舍弃形式对等、重新创造。首先,翻译者需要保证创造出符合源语文化相符,具有源语特色的翻译内容,但基于两种语言中存在的差异性,翻译者只能最大限度的再现出源语文化内容。其次,在意义与文化二者之间不能同时兼顾时,翻译者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舍弃形式的对等,通过改变原文的形式达到展现原文语义的要求。最后,如果形式的转变无法满足表达原文的语义及文化内容,可以使用重新创造的翻译方式解决文化之中的差异问题,继而实现源语与目的语在意义上的对等。 (三)主要特点 在中英翻译的过程之中,很难在字面上找到与英语完全对等的句型,并且可以充分表达其具有的相同内涵。因此,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深层结构进行分析,目的语中对应的词汇将直接说明,并表示其原文的内涵,可以保证翻译内容更易被接受。基于奈达的翻译理论进行分析,消除文化差异是实现在语义层面,源语与目的语紧密联系的重要方式,翻译的内容在语言形式与文化内蕴中,皆能体现源语的风格与精神时,才能确保翻译的成功。 二、功能对等理论在英语翻译的指导作用 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工作中的运用,将确保翻译语言的选择,与源语语言最为贴切,可向译文读者传递出原文的准确信息内容,保证翻译信息的准确性。功能对等理论的运用,将有效传达出原文的精神风格,尽可能的保证原文的形式风格。翻译者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引之下,会运用较为流畅和自然的语言进行翻译,有效解决翻译生硬、刻板的问题,保证译文语言的自然及流畅。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译文将会在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有助于译文读者更加深入的理解及欣赏原文内容。 三、功能对等理论在英语翻译的应用策略 (一)语义层面翻译对等 英语翻译活动将涉及两种语言形式,在翻译过程中保证功能对等,语义层面的对等尤为重要。首先,在英语翻译工作中,多数情况下需要增加一些词语或短语,从而丰富翻译的整体含义,确保源语与目的语之间在预警层面不会发生较大的改变。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引之下,英语翻译活动的开展,翻译者可使用增添翻译原则,确保翻译工作质量的有效提高。其次,通过语言要素的减少形成功能对等。在源语文本内容过于冗长的情况下,翻译者可以选择省译法减去一些不必要的语言成分。省译法的翻译烦那个是并非随意进行删减,而是在找到句子的重点内容基础上,将较长句子进行简化,确保翻译出的句子更加符合译文读者的阅读需求。最后,通过对修辞的翻译处理实现功能对等。在英语翻译之中将涉及众多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和排比等。为更好的帮助译文读者理解翻译的内容,通常在翻译的过程中会省略较为复杂的翻译内容。例如,在《阿甘正传》之中,“From that day on, we were like peas and carrots”一句中,运用了一个比喻修辞手法,比喻为“豌豆和胡萝卜”,但是在翻译的过程中,可直接翻译为:“在那天之后,我们从此形影不离”。 (二)句子层面翻译对等 英语与汉语作为两种不同语言系统的语言,其中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句子的衔接方式维度进行分析,汉语较为重视语意层间,而英语较为重视形式。具体划分为意合及型合,其中意合主要为不借助语言形式实现逻辑的联系,而是通过词汇与意义实现衔接;型合主要为通过语言形式手段,表现出语句的关系,组成词汇及句子的衔接。因此,在句子的构成层面进行分析,汉语的句子具有开放性,而英语句子具有较强的封闭性。句子作为英语翻译的难点内容,本次主要分析两种翻译方式,即断句法、换序法、。 第一,断句法。基于英语及汉语两种语言在组织形式之中的差异性,即英语多为长句子,汉语多为短句子,在具体的翻译之中将英语的长句进行断开,从而分为几个短句子,这种方式便为断句法。长句子的翻译使用断句法,需要先厘清句子之中的语法结构以及逻辑层次,继而按照译文的语言习惯进行调整以及搭配。例如:“In 2018, a sensational news came from Britain that Justin Bieber was married to his girlfriend Haley, and Justin Bieber's depression had completely recovere”,在保证句子层面的功能对等的基础上,可将句子进行划分。 第二,换序法。英语及汉语在语法结构层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英语的句型以综合型为主,具备较为丰富的形态及语法,并且在语序之中较为灵活,存在较多语序倒置的问题。而汉语的句子形式主要为分析型为主,形态变化之中较少,语序层面相对固定,较少使用语序导致现象。例如,在翻译“我认为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很重要”这句话时,翻译结果为“I think it important that we should study hard”,其中“that we should study hard”本该在“think”之后,但为了保证句子的整体平衡将使用“it”代替。 (三)信息层面翻译对等 英语翻译方式主要包含四种,即直译、意译、归化及异化。在翻译过程之中采取直译及异化的方式,将最大程度保留原文的文化内蕴,并实现原文内容的完整性表述。意译及归化翻译方式,将主要基于读者的需求及反映,考虑读者的主观感受,在保证翻译正确的基础上,对原文内容进行一定的调整。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引,英语翻译需要完整的表述出语文的信息内容,并给予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但基于不同读者之间的理解差异、个性差异等,在对原文进行改动需要深刻分析其内在含义,继而实现译文与原文的功能对等。在奈达功能对等视域之下,英语翻译在信息层面需要灵活处理语言及文化的差别,不必过分拘泥与原文的表述形式,主要注重原文信息内容的有效传递,以及译文阅读性的增强,调动译文读者的阅读兴趣。 (四)文化层面翻译对等 基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引,英语的翻译中文化层面功能对等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构成关系,在英语翻译时,不仅是内容呈现的过程,并且也是异国文化体验的过程,文化对等也是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构成元素。基于文化层面的翻译对等,首先,文化要素的减译形成对等。翻译文化要素的减译以及文化负载的问题解决,一直以来是困扰英语翻译的重要内容。由于源语文本之中涉及的文化内容较难被理解,因此,在具体的翻译之中可以将文化内容进行适当删减。例如,在《卧虎藏龙》之中,“贝勒爷说:现天下中,论剑法或武德,只有慕白配拥有这把宝剑”,正确的翻译方式应为:“He said: Only Mubai deserves this sword”,直接将“贝勒爷”的翻译省略,避免译文读者产生困惑。其次,文化要素的增译实现语言功能的对等。在部分情况之下,英语的语言较为直白与简练,与汉语的语言习惯及思维习俗相符,因此,直白的翻译内容较易引发读者的不适,适当的文化增译可缓和译文的语感,更加贴近汉语的表达风格。 结语 综上所述,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运用,可有效提高英语翻译的质量,实现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有效转换,在语义层面、句子层面、语用层面及问题层面更好的把握。英语翻译工作能力的提升,将切实提高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国家化发展的竞争力,为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与国际地位奠定扎实的基础,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复兴梦想。 参考文献: [1]赵佳佳. 功能对等理论框架下的科技英语翻译研究[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36(01):121-123. [2]韦雪华. 功能对等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J].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30(05):44-47. [3]谷珊.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翻译研究[J]. 海外英语,2016(09):101-102. [4]朱旭双.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英语翻译教学研究[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07):125-126. [5]彭琦. 科技英语词汇翻译中“功能对等”理论的运用[J]. 教育现代化,2018,5(17):241-242 |
上一篇:家校德育协同创新模式构建研究
下一篇: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有效性的方法
| QQ:2219005666;QQ: 411507089;|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海鸿大厦;| 电话:18509484016(同微信号); | 投稿邮箱:hflwzx@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9-2055 甘肃论文网(www.gsl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ICP备案号:陇ICP备2020003399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技术支持:甘肃尚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